台東彩券行-河南未婚女子5地被結婚
村幹部咋幹?抗疫就是一堂課 村幹部咋幹?抗疫就是一堂課 幹群心相換,村裡事情就好辦來自十個遼寧村莊抗疫一線的報告 “村幹部不好當,費力不討好”“各顧各家事,不想參與村裡閒事”,這是記者以前在農村走訪時常能聽到的兩句話。前句是一些村幹部說的,他們面對千頭萬緒的農村工作,既得敢闖敢幹,又得辦事公道,工作壓力很大;後一句是部分村民說的,透露出鄉村治理農民參與感不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 然而,記者近日走訪遼寧十個村莊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鄉村治理局面令人耳目一新村幹部衝鋒在前,以身作則;村民全力配合,鼎力支持,抗疫密切了黨群、幹群關系,提高了黨在農村群眾中的威信,留下的經驗與啟示有益于推動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和提升鄉村治理能力。 “寒風中送來的一碗餃子、一杯熱水讓我們感受到幹群魚水情深” 熱氣騰騰的餃子、湯圓、一碗碗泡好的方便面……在鐵嶺市鐵嶺縣阿吉鎮陳平堡村的村委會,村黨支部書記楊學明翻看著手機裡存放的一張張抗疫期間的照片說,村幹部在村口執勤站崗,村民們接二連三地往堵卡點送吃送喝。 說話間,老楊回頭指了指牆上的錦旗說,之前村民為表示感謝有時會送錦旗,幹部們也很高興,“東北寒夜裡執勤很冷、很辛苦,但是抗疫期間,群眾送來的吃喝更讓咱們感覺到心裡熱乎乎的。” 記者走訪的村莊中,每個村幹部都能拿出類似的照片和視頻,告訴記者他們找到了幹部群眾魚水情深的感覺。在危機和災難面前,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共赴國難的民族精神,在此次農村抗疫過程中表現很充分。 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老黑山村的村口,還懸掛著“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條幅,這是村民們在村兩委班子帶領下制作懸掛的。村黨支部書記王福全說,在抗疫最困難、物資最缺乏的那段日子,一名在韓國生活的村民聽說村裡缺口罩,想方設法一次給村裡郵寄了300個口罩,